浅谈明清以来鼓的发展

明清以来,鼓厂调查发现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,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。出现的鼓异于前期来自西域之腰鼓类,包括有板鼓、堂鼓、缸鼓、反鼓、书鼓、八角鼓等等,作为戏曲、民间音乐、昆曲、江南丝竹等的伴奏。

    明清以来,鼓厂调查发现随着戏曲及其他民间音乐的进一步繁荣,鼓类乐器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。出现的鼓异于前期来自西域之腰鼓类,包括有板鼓、堂鼓、缸鼓、反鼓、书鼓、八角鼓等等,作为戏曲、民间音乐、昆曲、江南丝竹等的伴奏。 从鼓厂了解到鼓起初不是被作为乐器来使用的,远古时期主要是作为一种祭祀和助猎的工具。因此在狩猎,征战,祭祖,祭神的活动中,鼓被广泛地应用和重视。几乎每一朝代均有专职之司鼓人员,如周代有鼓人掌管鼓类,汉代有鼓吏,汉唐有鼓吹署,宋设有鼓院、鼓司,明清则设有钟鼓司等等。 作为专门用于音乐的形式,应该是从周代开始,周代有八音,鼓是群音之首。鼓厂发现据资料记载到了汉代的时候,中国就有鼓吹乐,鼓吹乐是由打击乐和吹奏乐器这么一种组合形式,这种形式一开始是用于军旅之中,两军对垒的时候,双方又吹又打,激励着战士向前冲锋的这么一种工具。到了隋唐时代,则更多地进入了华丽典雅的宫廷礼乐这个层面上去了,到了宋代鼓吹乐就成了一个遍及全国的一个大乐种。现在,鼓乐在全国已是很普遍了,已成为人们十分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。 而在各个民族,几乎都有动情的鼓声伴随着他们的生活和劳动。从各民族的宗教祭祀,到民间的婚丧嫁娶,从乡民的生活娱乐,到重大的节日庆典,从戏曲伴奏到歌舞表演,均被广泛地应用,成为人们表达思想,抒发感情,歌颂爱情,欢庆胜利和丰收的主要表现形式。鼓厂发现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,鼓的表演更为热烈,在那些重大的活动中,都会有气壮山河的鼓乐表演,来展示中华民族那万众一心、勇往直前、奋力拼搏的民族精神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